当前位置: 首页 > 陶家沟交流 > 第三章 自然保护

第三章 自然保护

2017年03月14日 14:59:24 访问量:395

第三章      自然保护

    自然环境是由大气、水、岩石圈、生物圈等自然要素组成,环境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它为人类提供了各种物质的能量,是人类存在、延续的物质基础,环境是遵循平衡法则的循环系统,有一定的净化功能,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功能。由于人类对环境不珍惜,随心所欲,生态环境的质量大大降低,环境问题产生了,大气污染了,水污染了,陆地污染了,人类本来美好家园面目全非,伤痕累累。保护环境成为全球性的话题,而且刻不容缓,原因很简单,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我国的自然资源 中国现有耕地13004万公顷。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是耕地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东北平原大部分是黑色沃土,盛产小麦、玉米、高粱、大豆、亚麻和甜菜。华北平原大多是褐色土壤,土层深厚,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高粱、棉花、花生,水果有苹果、梨、葡萄、柿子等。长江中下游平原盛产水稻、柑桔、油菜、蚕豆和淡水鱼,被称为“鱼米之乡”。四川盆地多为紫色土壤,盛产水稻、油菜、甘蔗、茶叶和柑桔、柚子等。

中国现有森林面积15894万公顷。东北地区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到处是望不到边的红松、落叶松、黄花松等针叶林和白桦、柞树、水曲柳、杨树、榆树等阔叶林。其次就是西南天然林区,这里主要树种有云杉、冷杉、云南松,还有珍贵的柚木、紫檀、樟、楠、红木等。

中国的草地面积约40000万公顷。在从东北到西南绵延3000多公里的广阔草原上,分布着许多畜牧业基地。内蒙古草原是中国最大的天然牧场,出产著名的三河牛、三河马和蒙古绵羊。新疆天山南北也是中国重要的天然草场和牲畜良种基地,出产著名的伊犁马和新疆细毛羊。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仅陆栖脊椎动物就有2980多种,占世界种类总数的10%以上。已发现的鸟类有1659种,兽类641种,两栖类240多种,爬行类440多种。在众多的野生动物中,有不少是中国的特产,如大熊猫、金丝猴、白唇鹿、扭角羚、白鳍豚、扬子鳄等。大熊猫是一种特别逗人喜爱的珍稀动物,被誉为中国的“国宝”,生活在四川、陕西、甘肃一带偏远的高山上,食竹。它属于第四纪冰川时期的残留种,有“活化石”之称。

   中国有木本植物7000多种,其中乔木2800多种。水杉、水松、银杉、杉木、金钱松、台湾杉、福建柏、杜仲等树种为中国所特有。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水杉,它是一种高大乔木,树高可达35米。在一亿年前曾广泛分布于东亚、北美、欧洲等地,到第四纪冰川时期,全部被毁灭。1941年,在中国四川、湖北交界地区发现了1000多株水杉,成为二十世纪植物学界的重大发现。1949年以后,水杉被广泛引种于世界各国。

为了保护和拯救中国特有的动植物和濒危物种,到2003年3月,全国已建立197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四川卧龙、吉林长白山、广东鼎湖山、贵州梵净山、福建武夷山、湖北神农架、内蒙古锡林郭勒、新疆博格达峰、云南西双版纳、江苏盐城、浙江天目山、贵州茂兰等12处自然保护区,已加入了“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黑龙江扎龙、吉林向海、湖南东洞庭湖、江西鄱阳湖、青海鸟岛、海南岛东寨港等6处自然保护区被列为国际重要水禽湿地。此外,中国还在北京、昆明、广州等地建立了濒危动物拯救中心。

世界上已知的矿产在中国都已找到。目前,中国已经探明储量的矿产有153种,总储量居世界第三位。中国探明储量的能源资源有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及放射性矿产铀、钍等,其中煤炭保有储量为10071亿吨,主要分布在北方,尤以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最为丰富;石油主要蕴藏在西北地区,其次为东北、华北地区和东部沿海浅海大陆架。黑色金属矿产探明储量的有铁、锰、钒、钛等,其中铁矿保有储量为463.5亿吨,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辽宁的鞍山-本溪一带、河北的冀东一带、四川的攀枝花一带,都是大型的铁矿区。钨、锡、锑、锌、钼、铅、汞等有色金属矿产的储量也居世界前列,而稀土金属的储量则比世界其他国家的稀土总量还多。

甘肃省自然资源  甘肃省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资源总量为4544.02万公顷,人均占有量2公顷,居全国第五位;除沙漠、戈壁、沼泽、石山裸岩、永久积雪和冰川等难以直接利用的土地外,尚有2731.41万公顷土地可用于生产建设,占土地总面积的60.11%。各种林地资源面积396.65万公顷,有白龙江、洮河、祁连山脉、大夏河等地的成片原始森林。森林中的野生植物达4000余种,其中有连香树、水青树、杜仲、透骨草、五福花等珍贵植物。野生动物中列入国家稀有珍贵动物的达54个种或亚种,如大熊猫、金丝猴、羚牛、野马、野骆驼、野驴、野牦牛、白唇鹿等。各类草地资源面积1575.29万公顷,占土地资源总面积的34.67%,其中天然草地1564.83万公顷,占草地总面积的99.34%,是中国主要的牧业基地之一。
   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724.15万千瓦,居全国第十位,可能利用开发容量1068.89万千瓦,年发电量492.98亿千瓦小时。
   矿产资源种类多而储量丰富。能源矿产中,煤、石油、油页岩、天然气、地热水均有储量,仅煤炭就包括了无烟煤、一般用煤、焦煤、褐煤等几大类;黑色金属有铁、锰、钒、铬等及冶金辅助原料矿产熔剂石灰岩、熔剂白云岩等14种,大部分已探明储量,铬铁矿、钒矿、菱镁矿及铸型用粘土等储量在中国居前5位;有色金属矿产包括了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和分散元素矿产共28种,均已探明了储量,其中铜、镍、钴、铅、锌、锑、铂族、硒和碲等矿产是甘肃的优势矿产;此外,尚有硫、磷、蛇纹岩、芒硝等非金属化工原料矿产9种和石棉、白云母、石膏、石灰岩等非金属建材原料矿产14种,均已探明了储量。

 甘肃省境内自然风景名胜也很多,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麦积山风景区,还有榆中兴隆山、漳县贵清山、平凉崆峒山、永登吐鲁沟、敦煌鸣沙山、月牙泉、兰州五泉山、武都万象洞、文县天池、嘉峪关七一冰川、甘南草原、庆阳董志塬、白水江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肃北盐池湾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阿克塞苏于湖候鸟自然保护区等。 

兰州市自然资源 森林状况:全市林业用地面积52.4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5.17万公顷,疏林地面积0.20万公顷,灌木林地面积4.51万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0.45万公顷,苗圃地面积0.06万公顷,宜林地面积4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9.25 绿地状况:2004年,兰州市建成区绿地总面积2789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6.9平方米,绿地率21.48%。动植物种类野生动物(陆生):全市共有各类脊椎动物80余种,其中,哺乳类30种,鸟类50种,昆虫2纲73科453种。 野生植物:全市共有高等植物170余种,其中,蕨类植物25种,裸子植物9种,被子植物63种。

兰州市自然环境状况 我市城区空气污染呈扬尘、煤烟和机动车尾气混合型污染特征,冬季以煤烟型污染为主,春季以沙尘、浮尘污染为主。 根据《兰州市2004年环境状况公报》 2004年,兰州市区空气质量进一步好转,是有空气自动监测记录以来最好的一年,污染指数从2001年的  155下降到109。黄河兰州段地表水按水域功能类别达到了相应的水质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仍保持100%。 声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比上年有所降低。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阅读材料: 保护自然环境的方法  环境日益恶化的警钟几年前就敲响了。但是,对环境恶化进程的遏止仍显得过于无力。那么,为有助于环境的保护,人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一)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正面临着生态危机。只要我们改变浪费又污染的生活方式,就能够改善环境,减轻地球的负担。

1.节水为荣  随时关上水龙头,别让水空流 。

2.关心大气质量  别忘了你时刻都在呼吸 。

3.随手关灯省度电,少一份污染

(二)绿色消费,环保选购 我们的每一个消费行为都潜存着一个信息。我们应该:Reevaluate —— 带着环保的眼光去评价和选购商品,审视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我们手中的钞票就像是“绿色的选票”,哪种产品符合环保要求,我们就选购哪种产品,如果每个消费者都有意识的选择有利于环境的消费品 ,那么这些信息就将会汇集成一个信号,引导生产者和销售者正确的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重复使用,多次利用  现代化生活中充斥着许多一次性用品:一次性餐具、一次性桌布、一次性尿布、一次性牙刷、一次性照相机……一次性用品给人们带来了短暂的便利,却给生态环境带来了高昂的代价,让我们摆脱“一次性消费”的诱惑,走进“Reuse”——多次使用和永续发展的时代。
  (四)分类回收,循环再生  我们每天都在制造垃圾。这些混杂着各种有害物质的垃圾被拉去填埋,侵占土地、污染环境。长此下去,我们的星球会变成无法生息的垃圾场? 让我们把垃圾分类、废品回收的老传统拾回来,形成一个资源循环型的社会

(五)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在地球上,人不是唯一的动物,还有许许多多别的生灵。它们和人类一样,都是大自然的子民,任何一个物种的灭绝,都会影响到整个生物链的平衡。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让我们在每个人的心中,建起一座自然保护区。

探究性学习课题:生态环境道德建设

1、什么是生态环境道德?生态环境道德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不仅反映了新阶段道德建设的客观实际和规律,也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2、生态环境道德要求人们热爱自然、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对于青少年来说,具体应该怎么去实践? 

 

1

 

编辑:王渭立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环境教育 第一章 绪论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兰州市七里河区七里河小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兰州市七里河区梁家庄71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