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教研为舟,驶向思想碰撞的诗意远方;课堂作田,采撷教学相长的馥郁芬芳。
五月的阳光渐盛,语文教研的热情亦浓。朱熹曾言“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这一跨越千年的智慧,在整本书阅读蓬勃发展的当下,焕发着全新的生命力。2025年5月15日,七里河小学一场整本书阅读从“篇”到“本”构建儿童阅读的星辰大海语文主题教研活动拉开帷幕。
领悟殷切期望 坚定育人使命
活动伊始,在魏琴老师的引领下,全体老师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师德师风政治学习之旅,以“铸魂立德守初心、躬耕教坛担使命”为核心,深刻领会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在学习中,老师们着重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的殷切期望,明确自身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职责,更加坚定了提升政治素养、践行教育使命的决心。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以“四有”好老师标准要求自己,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教育事业,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聚焦核心素养 深耕整书阅读
王彦老师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整本书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语文核心素养涵盖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方面,整本书阅读以其系统性、完整性,能为学生搭建起沉浸式学习场景,推动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实现素养的全面提升,对“整本书阅读”的定义、进行整本书阅读的三种形态(亲子阅读、班级共读、自主阅读)做了细致的讲述。结合读红色经典、品人物形象、悟成长经历——《小英雄雨来》导读课为例和大家分享整本书阅读的实践路径,王老师在教学中紧扣课标要求,以“英雄精神的传承”为核心主题,带领学生深度解读文本,带学生走进雨来的热血童年,他们终将在文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坐标——或许是对语言的敏锐感知,或许是对英雄的全新理解,亦或是对阅读本身的持久热爱。通过王老师的课例我们看到,整本书阅读教学需要教师立足课标,紧扣语文核心素养,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语言、思维、审美、文化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整本书的阅读中,真正实现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升和精神的成长。
深耕书海引航 阅读汲取力量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阶梯承载着文明的火种,铺就了通向智慧的道路。作为语文教师,唯有我们自己先沉浸于书海,在经典中涵养底蕴、在文字里锤炼思想,才能真正成为学生阅读之路的引航者。教师要以阅读丰盈自身,方能引领学生在浩瀚书海中,触摸文字温度,感悟生命力量。
杨凌杰老师分享了她近期阅读的《活着》,作者余华用冷峻而质朴的笔触,将福贵的苦难毫无保留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没有刻意渲染悲伤,却让人感受到直击心灵的震撼。福贵的一生,几乎尝遍了人间所有的悲苦,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生命的坚持。这种在绝境中依然顽强生存的力量,让我们看到了生命最本真的韧性。《活着》也让我们思考:在文学的世界里,苦难不仅是故事的底色,更是引导学生理解生命、感悟人性的重要素材。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经典作品,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教会他们在顺境中珍惜,在逆境中坚守,让阅读真正成为滋养心灵、启迪智慧的源泉。
夯实语言之基 赋能教学表达
语言是教育的桥梁,普通话更是教师传道授业的重要载体。买春霞老师从普通话语音系统的核心要素切入,针对教师们普遍存在的发音问题展开专项训练。以n和l辨音为例,鼻音“n”与边音“l”是常见的发音难点,以发音部位与方法对比、单音节字对比练习、帮助纠错技巧与练习方法,通过系统性的辨音训练,教师们逐步掌握了n和l的发音精髓,为规范课堂用语、提升语言示范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日的思维碰撞与智慧交融,不仅让我们满载教学新思路而归,更在彼此心中播撒下协作奋进的火种。教育征程如逆水行舟,虽荆棘遍布、挑战重重,但只要我们怀揣初心、并肩同行,每一步探索都将化作照亮前路的星光。我们将在未来的育人之路上继续深耕细作,共同为学生构筑一片自由翱翔、茁壮成长的广阔天地。
供稿:李萍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