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季学期UGS协同“强师云教研”活动(第17期,总第50期)
探教育幽微处,以思为炬;研教学纵横间,以行为舟——教研之路,是追问答案,更是创造可能!
——题记
面对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作为区域英语学科教研领头校,我校始终致力于破解英语教学中“学生参与度不均、思维培养碎片化、课堂资源单一”等痛点问题,为了探索符合校情的高效课堂路径,充分发挥数字化教研优势,2025年5月6日上午,我校英语教研组开展了以四年级“Unit 3 Weather Read and write”聚焦读写能力为主题的同课异构英语教学观摩活动。本次活动借助UGS网络教研平台,打破传统教研时空限制,联动结对共建学校合作市卡加曼中心小学,汇聚多方智慧,推动“三在课堂”理念在英语教学中的深度落地,助力我校英语教师专业成长与教学质量双提升,为学校参与双区建设贡献学科力量。
多元课堂 匠心演绎
第一节课由我校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王嘉桥老师执教。本节课以“天气”为主题,通过明信片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描述不同地方的天气特点以及人们的活动,同时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王老师以“How was your May Day ?”提问导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切入,自然引出话题,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表达欲望,为后续教学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展示明信片,充分利用图片获取有效信息,而不是传统的读文章获取。然后,王老师引导学生精读明信片内容回答问题并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到答案,划出关键词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提取关键信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再将文本中的重点句型提炼出来,引导学生进行pair work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为写作活动提供语言支持,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地方的气候差异,并在写作中体现出来。通过直观的视频让学生感知北京和悉尼的天气特点,通过对比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不同地方的气候差异,同时巩固本单元的重点句型。高品质课堂中所强调的“学生主体性”与“素养导向”在情境任务与分层设计中得到充分体现,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
第二节课由合作市卡加曼中心小学王芳圆老师执教。本节课围绕 “Weather” 展开,涉及明信片、邮票等关联内容及不同地区天气讨论,教学内容丰富且具实用性,紧密联系生活。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王老师在课程开始时,通过播放一段与天气相关的英文歌曲,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成功营造出英语学习氛围,复习已学的天气词汇和句型,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在教学过程中,各教学环节紧密相连,从读前对明信片的认识和预测,到读中带着问题阅读文本、分析细节,再到读后的写作输出,每个步骤都服务于“让学生读懂明信片内容、掌握关键信息、解决相关阅读任务并能进行简单写作”的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通过对比不同地方的天气,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气候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食物,穿着等等,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思维碰撞 深度研讨
课后,两位老师对自己的执教内容进行了详尽的说课和反思,我校苗姗姗老师、王丽萍老师以及合作市卡加曼中心小学陕文婷老师分别对这两节课进行了点评。三位评委老师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的参与度、课堂生成的处理等多个维度就两节课进行了细致分析与交流。既肯定了两位位老师的教学亮点,也针对课堂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苗姗姗老师评课:两位老师都采用新课标倡导的“任务型”教学途径 ,设计了一系列具有梯度的任务,如快速阅读找出明信片来自哪里、仔细阅读回答关于悉尼天气等细节问题、根据文本内容填空复述等,这些任务让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感受成功的喜悦,实现自我价值。借助多媒体展示明信片图片、悉尼的美景和天气状况等,直观形象,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可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同时也激发学生对悉尼这座城市的向往,提高孩子们的的阅读兴趣。特别是王嘉桥老师在介绍悉尼时,展示美丽的海滩、标志性建筑等图片,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对悉尼的天气和环境有更深刻的印象。王芳圆老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安排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如小组内朗读短文、讨论问题答案、互相检查写作等,这不仅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还为学生提供更多说英语的机会,增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特别是在讨论环节,学生们各抒己见,思维碰撞出火花,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王丽萍老师点评:王嘉桥老师在执教这节课的过程中,教学语言清晰简洁,课堂练习操练到位,整节课围绕大任务驱动下的子任务 weather and activities 展开。在语篇的写作练习中,王老师能够从输入到输出,写作时给学生给出支架和词汇,让学生输出时有依可据,有材料可写。通过对话,通过短文的阅读以及短文的详读,巧妙的融合了语言学习的阅读策略。读完短文以后,能够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以写助读,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如何写好一篇明信片。王芳圆老师的这节课以一首关于天气的歌曲激活了整节课堂,以 what's the weather like 为主线,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个层次的学习活动,在丰富的情景中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整堂课以明信片为主线,讲解扎实,同时注重孩子们的听说读写,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并提醒学生根据天气变化适时的增减衣物,渗透了情感教育,体现了育人价值。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在层层递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有效的激活了学生的英语思维。
陕文婷老师点评:王嘉桥老师执教的这节课资源整合是最大亮点,数字化工具与跨学科内容的融入,增强了课堂趣味性与实用性,符合高品质课堂“资源丰富、形式多元”的要求。王老师的课堂目标明确,贴合课标要求,能够指导学生聚焦阅读文本快速提取关键信息;善用肢体语言和表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且王老师的板书设计非常的美观简洁,以思维导图的这种形式呈现阅读的结构,帮助学生梳理信息,整个课堂流程清晰,读写结合紧密,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有效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王芳圆老师的这节课目标明确贴合学情,聚焦天气话题,描述天气类型,强化了核心词语,并且也关联到了我们的实际生活场景,学习素材直观,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运用。在写作设计方面循序渐进,特别是从填空式的仿写到自由创作这个过程,使整节课有梯度。建议两位老师能够多关注个体差异,通过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达到帮扶后进生的目的;在思维拓展和分层任务方面能够继续深入优化课堂,使课堂更具有深度。
教学探索永无止境,通过此次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课堂教学的多样性与创新性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每一堂课的精彩呈现,每一次研讨的思维碰撞,都为我们的教学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我们坚信在全体英语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我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吕青花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