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仲夏蝉鸣悠扬,奏响教研奋进的序曲;云端智慧激荡,汇聚三地四校的星光。
怀揣着对教育更深沉的探索热望,我们继续奔赴这场跨越地域的知识之约,在思维的碰撞中深化理解,在共享的平台上聚力前行,七里河小学区域联动“互联网+教研”的航船继续扬帆。
为持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推动“双国改实验区”建设与“决战课堂”工作走深走实,进一步扩大优质教研资源共享覆盖面,提升区域教师专业素养与课堂教学实效,2025年6月18日,七里河小学携手合作市勒秀镇中心小学、临夏县漠泥沟乡台塔小学和积石山县中咀岭小学,四方聚力,依托“云端”平台,开展了基于“互联网 + 教研”背景下的数学教学观摩活动。
聚焦课堂 异构生辉
本次活动的核心是三节精彩纷呈的《轴对称图形》课例展示,三位教师匠心独运,各展风采:
七里河小学张兴涛老师以生活化的情境巧妙切入,利用学生熟悉的物品作为载体,瞬间点燃了学习热情。他化身“魔术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折一折、剪一剪、看一看”的趣味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直观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课堂中,张老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描述对称现象。练习设计层层递进,让数学之美在指尖绽放,课堂氛围生动活泼,学生主体地位凸显。
合作市勒秀镇中心小学扎西才让老师以个人素养为课堂注入独特魅力。他巧妙融入生活中的对称元素,使学生倍感亲切。教学过程中,他如同一位沉稳的向导,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动手描画、合作探究,逐步揭示轴对称图形的核心概念。他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发现对称轴的特点,并通过丰富的实例,深化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文化的浸润中理解数学的本质。
临夏县漠泥沟乡台塔小学马俊英老师立足学情,以扎实稳健的教学风格,带领学生开启探索之旅。她充分利用身边的实物,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比对来认识轴对称。课堂设计清晰明了,环节紧凑,特别关注基础知识的夯实和基本技能的掌握。马老师耐心细致,善于运用鼓励性语言,让课堂同样充满探究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有效落实了教学目标。
深度研讨 智慧碰撞
精彩的课堂展示后,思想的火花在“云端”热烈碰撞。几位评课专家高屋建瓴,进行了精准、深入的评课议课:
七里河小学王晓燕老师高度评价了三位教师对教材的精准把握和对学情的充分关注。她提出将动手实践与思维发展紧密结合的教学策略,认为其有效激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她建议在低段教学中可进一步优化语言引导,使数学语言更贴近儿童认知。
七里河小学达蕊老师聚焦课堂生成与评价反馈。她肯定了课堂文化融入的创新点和扎实有效的课堂组织。她建议在练习环节可设计更具开放性和挑战性的任务,并强调了课堂中即时性、多元化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激励作用,鼓励更多运用生生互评。
合作市勒秀镇中心小学完么扎西老师从民族地区教学实际出发,高度评价了老师利用本土资源进行情境创设的成功实践。他建议老师们在利用生活素材时,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抽象出数学本质,并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参与度,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在探究中有所得。
积石山县中咀岭小学校长李向龙、教师马艳表达了参与活动的收获与启发。他们特别表示老师立足乡村实际、扎实有效的教学风格,结合乡村学校特点,建议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更充分地利用自然素材和简易学具,并强调了在“互联网+教研”模式下,加强校际结对帮扶、共享优质微课资源的重要性,为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宝贵思路。
几位评课人的发言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践指导意义,既肯定了亮点,也提出了中肯的优化建议,为授课教师及所有在线观摩教师提供了深刻的反思视角和丰富的教学启迪。
聚力前行 共绘未来
本次“互联网+教研”课例展示活动,不仅是一次课堂教学艺术的展示,更是一次跨越区县、校际深度联动的成功实践。它有效打破了地域限制,将七里河区、合作市、临夏县、积石山县的教育同仁紧密联结在“云端”,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和教研智慧的多向流动与深度共享。
活动如同一座不断延伸的桥梁,让不同背景、不同环境的教师得以相互看见、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信在“数海”扬帆的征途上,在“云端”聚力的协作中,不同地域的教师必将继续携手同行,深耕课堂,锐意创新,共同谱写区域教育协同发展、质量提升的崭新篇章!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