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河小学语文年级组内教研活动简报
为深入贯彻新课标理念,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教材解读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助力“三在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推动“双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七里河区教育局精心组织了小学语文新课标理念下的教材解读研训活动。七里河小学于3月19日上午第三、四节课开展了“小学语文课标解读与教材梳理——分年级研讨”活动。老师们先认真观看学习了七里河区教研室发布的区骨干教师录制的关于新课标理念下的教材解读视频,随后组内每位老师从不同角度对本学期教材再次进行梳理,对于教材中的重难点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
启蒙奠基,开启语文之旅
一年级组的研讨聚焦于学生的语文启蒙。根据课标,一年级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材以生动有趣的图文形式呈现,识字、写字是重点。葛老师从识字、阅读、园地各版块着手,对本册每个单元的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策略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梳理,为我们接下来的教学给予了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教师们也围绕教材中的内容,探讨如何通过游戏化教学让学生轻松识字,如“识字大比拼”“拼音小能手”等活动。同时,强调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说、敢于表达。
夯实基础,提升语文能力
二年级组的研讨关注学生语文基础的夯实。课标要求二年级学生在识字、写字的基础上,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教材中的课文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教师们深入分析了教材中不同体裁文章的教学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文意,培养阅读兴趣;在写作方面,从写句子入手,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大家还分享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进行写话训练的经验。
过渡衔接,培养综合素养
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过渡时期。课标对三年级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教材在内容和难度上有了明显提升,增加了阅读理解和写作的比重。研讨中,教师们探讨了如何引导学生从“阅读积累”向“阅读运用”转变,通过批注、提问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写作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指导学生写出内容具体、条理清晰的作文。通过学习,老师们对教材有了一个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把握,为今后的教学树立了方向。
拓展深化,强化语文思维
四年级组的研讨围绕拓展深化语文知识、强化学生思维能力展开。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教材中的课文题材广泛,涉及历史、科学、文学等多个领域。教师们分析了如何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在写作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选材、立意。活动中,老师们仔细聆听,专心记录,积极探讨,解决了各自教学中的许多困惑。
提升能力,注重文学鉴赏
五年级学生需要进一步提升语文能力,注重文学鉴赏。课标要求学生能够欣赏文学作品,体会情感和意境。教材中选编了许多经典文学作品,教师们探讨了如何引导学生品味文学语言,感受文学魅力。在阅读教学中,采用比较阅读、专题阅读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写作方面,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文体创作,提高写作技巧。在积极发言、热烈讨论的氛围中老师们对本册教材的编排意图及训练要点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
综合复习,迎接升学挑战
六年级面临升学压力,研讨重点在于综合复习和知识整合。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研讨中,老师们以新课标为指导,对本册教材的内容展开具体分析,在教法及重难点方面展开积极讨论。此外,教师们还梳理了小学阶段的语文知识体系,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针对不同类型的题目,如阅读理解、写作、古诗词积累等,进行专项训练。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和心态调整,帮助学生从容应对升学考试。
通过分年级的课标解读与教材梳理研讨,各年级教师对本年级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教师们分享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和创新方法,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在研训活动中,区教育局领导强调,全体小学语文教师要以此次研训活动为契机,将新课标理念、“三在课堂”教学模式与“双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培养适应“双区”建设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定期组织类似的研讨活动,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鼓励教师结合课标和教材,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