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研活动 > 乐动思维,创享未来 ——音乐作业设计的破圈与重构

乐动思维,创享未来 ——音乐作业设计的破圈与重构

2025年03月25日 15:37:32 来源:七里河小学 访问量:23


题记:音符跃动,谱写作业新篇章;歌声飞扬,传递艺术正能量。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升艺术修养的重要使命。而音乐作业,正是这片沃土上不可或缺的养分,它承载着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表达,也寄托着我们对音乐教育的期望与追求。本次七里河小学音乐组教研活动,聚焦“音乐作业设计的破圈与重构”这一主题,旨在探索“双减”背景下音乐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深入践行“三在课堂”理念,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音乐作业体系,让音乐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音乐大餐”,成为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途径。efbad3949bfaa3d3d95f8fef7818774

首先,赵凯老师为大家分享了海顿的《惊愕交响曲》作业设计方案。他以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带领大家走进了这首充满幽默与惊喜的古典音乐名作。赵凯老师特别强调了分层作业设计的理念,他指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音乐感知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各不相同赵凯老师的分享为在场的老师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李娜老师分析了音乐六年级下册的作业设计方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系统而深入的作业设计梳理。她以教材中的每一首曲目为线索,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出一系列既注重音乐素养提升又充满趣味性的作业。例如,在学习《龙里格龙》时,让学生通过手势和表情,感受乐曲的京味儿。

朱君雯老师以《杜鹃圆舞曲》为作业设计案例,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充满童趣与艺术气息的分享。她播放了在课堂中拍摄的孩子们跳圆舞曲的视频,画面中,孩子们伴随着轻快悠扬的旋律,翩翩起舞。他们的舞步虽显稚嫩,却充满了天真与活力,朱老师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生动展示了孩子们的作业完成情况,也让我们看到了音乐与舞蹈融合的魅力。

1b2cc13dbc808c34569043a5b452491

368b7def78dd1a91e94532d4fe032ed

赵敏琪老师以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为蓝本,以教材中的经典曲目为切入点,巧妙地将音乐与生活、自然、文化相结合,紧贴教材设计出一系列既贴近学生生活又富有艺术内涵的作业。如在贝多芬《音乐家的故事》一课中,以音乐小报的形式梳理音乐故事,使学生感受到自主学习的快乐。

李腊梅老师以《铁匠波尔卡》一课为案例,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充满节奏与力量的作业设计分享。她以乐曲中铿锵有力的节奏为灵感,设计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作业。例如,引导孩子们模仿铁匠打铁的动作,用肢体语言表现乐曲的力度与激情。

任玲老师以《彼得与狼》为例,从体验、联系、探究三个维度,为音乐作业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思考。她认为,音乐作业不应局限于简单的聆听与模仿,而应成为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创造音乐的桥梁deed6d63819e508b719dafa61ef6c58ab0c32d96bf010e6418d622a33f0cf204dfe6eefcbb5daae5f846f783e553c

刘晓花老师以《采莲船》为例,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充满文化韵味的作业设计分享。刘老师特别强调了音乐作品与本土文化相关联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歌声与舞蹈中感受乡土的温度,传承文化的精髓。

孔仪老师以学生喜爱的《时间像小马车》、《大钟小钟》为例,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充满童趣的作业设计分享为在场的老师们展现了音乐作业设计的新思考。

王萌老师以《森吉德玛》为例,从基础、拓展、实践三个维度,将音乐学习与民族文化相结合,引导学生感受蒙古族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和创造力。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充满民族风情作业设计探索。

刘喆君老师以《编花篮》、《溜溜山歌》、《红蜻蜓》三首风格迥异的乐曲为切入点,将音乐与生活、自然、文化相结合,设计出一系列既贴近学生生活又富有艺术内涵的作业。8e32496b4c1f0019756a0836b709abb

6c53d56cdbd1519bc7434088ddae2f7

b4180722d4f3c4c78419677dded0bb4

7d4eef6ff7ef805a2188e8f3d0dd86d

通过各位老师的精彩分享,展现了音乐作业设计的无限可能——它可以是聆听与演唱的融合,可以是文化与艺术的交织,更可以是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的绽放。音乐作业,不仅是课堂的延伸,更是学生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的桥梁。相信在全体音乐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让美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让我们携手同行,以美育人,以乐润心,共同谱写音乐教育的美好篇章

刘喆君

编辑:王渭立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兰州市七里河区七里河小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兰州市七里河区梁家庄71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