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研活动 > 【互联网+教研】聚云探舞曲之美 论课研教学新思

【互联网+教研】聚云探舞曲之美 论课研教学新思

2025年03月31日 10:49:30 来源:七里河小学 访问量:40

——2025年春季学期UGS协同“强师云教研”活动(第八期,总41

 

题记:以课堂为谱,奏美育之韵;以研讨为弦,鸣教育之章。

 

乐舞翩跹,探寻《加伏特舞曲》韵律之美。2025年3月28日上午,兰州市七里河区七里河小学音乐教研组携手合作市藏族小学教育集团音乐组教师依托“互联网+教研”模式跨越云端,联合开展本学期第八期UGS协同“强师云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以“三在课堂”教学模式为指引,紧扣新课标提出的“坚持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突出课程综合”为理论依据,通过云端课例展示、跨校协同研讨、专家深度引领,探索音乐课堂美育创新路径,推动两地音乐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任玲老师执教的本节欣赏课,主要采用柯达伊教学法中的体态律动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即兴模仿、图形谱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想学、乐学同时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聆听音乐辨别欣赏音乐的能力。乐曲赏析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听、辨、演等方式熟悉音乐主题能随乐进行律动表现,感受乐曲中音高、情绪的变化,了解曲式结构互动提问设计巧妙,课堂互动气氛活跃,践行了“音乐是情感的艺术,爱音乐、爱学生、爱生活”的教育格言,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丁亚龙老师执教的这节课,从完整聆听感受情绪导入课题,以节奏训练、画旋律线为切入点,设计丰富实践活动,通过听赏乐曲,能听辨音乐主题,体验模仿、探究、合作音乐活动参与乐曲表现,进一步提高学生艺术实践和创造能力让学生记忆音乐主题,深入理解音乐结构。贯彻“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教育格言,展现对课堂的精心把控与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

 

课后,两位授课教师对欣赏课《加伏特舞曲》进行了说课及教学反思。我校熊蕾蕾老师、李娜组长,合作市第五小学马锦程老师针对两节课展开深度交流,从教学环节设计、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素养渗透等角度评析,既总结亮点,又提出优化方向,为两位教师教学能力提供专业指引,推动UGS协同教研成果落地。

熊蕾蕾老师高度肯定了两位教师以新课标为纲领,有效的完成了教学重、难点。任玲老师以新体系学习方法为导向,通过设计阶梯式律动任务,在引导学生完成肢体表达的过程中,巧妙实现了音乐主题旋律的潜意识记忆,有效达成了以美育人的教育目标。丁亚龙老师则构建了节奏与图谱的双维教学框架,运用生活化语言引导学生理解和学习音乐知识。

李娜老师评价了任玲老师采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理念,通过构建知识结构化衔接,运用阶梯式教学策略将音乐要素进行分层教学,层层递进,有效促进学生音乐认知的螺旋式上升。丁亚龙老师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参与度高,教师充分引导学生感受四四子拍的节奏特点,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音乐节拍

马锦程老师评价了任老师教学目标设定明确,贴合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学生积极参与聆听律动、讨论等活动。分段聆听借助声势,让抽象的音乐聆听具象化,增强了学生的感知能力,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了学生自主创编空间,鼓励学生分享对音乐的感受,教学环节过渡自然,逻辑思维连贯,整节课亮点诸多,教学方法多样化且有效,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了音乐知识。丁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跺脚、节奏教学方法感受了乐曲的情绪,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在教学方法中老师能够灵活且全身心参与到学生队伍中,将学生快速带入到音乐情境。通过让学生参与画旋律线,使学生直观感受旋律的起伏,亮点是给学生充分的自我表现空间,教学环节设计巧妙且紧凑,媒体运用到位。

 

 

 

 

 

 

 

 

 

本次活动以课堂实践为基础,以研讨交流为纽带,搭建起教师互学互鉴平台,深化对小学音乐教学的探索,为提升课堂质量、促进教育协同发展凝聚力量。

编辑:王渭立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兰州市七里河区七里河小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兰州市七里河区梁家庄71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