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活动 > 同课续构展风采 思维碰撞共提升

同课续构展风采 思维碰撞共提升

2025年04月15日 16:04:22 来源:七里河小学 访问量:67

 

题记:教育是唤醒,是点燃。当数学遇见童真,当知识遇见智慧,课堂便成了思维绽放的花园。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里,我校数学组教师如期开展了常态化的同课续构教研活动,旨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学在课堂、练在课堂、成长在课堂”的“三在课堂”理念。活动涵盖了每个年级的数学课堂,聚焦核心素养,落实“四个百分百”要求。全校数学教师全程参与听课评课,大家共同探讨教学优化策略,助力“双区建设”的深入推进。

 

各展英姿,尽显芳华

IMG_256IMG_256

一年级王老师《口算减法》——趣味中学,夯实基础

王老师以生动的情境导入,通过“小动物摘果子”的游戏,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减法的意义。在本次口算教学中,王老师通过"小棒操作—计数器演示—生活情境应用"的三步策略,落实了新课标"在做中学"的理念。发现学生通过动手拆分小棒,能更直观的理解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算理,但部分孩子在抽象成数字运算时仍存在困难。在课后评课时,王老师表示后续应该增加一个"说算法"环节,帮助孩子实现从具象到符号的过渡。本次课堂,学生全员参与了口算练习,王老师注重算法多样化,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真正实现了“学在课堂,练在课堂”。 

IMG_256IMG_256

二年级张老师《混合运算》——逻辑清晰,层层递进

张兴涛老师综合运用讲授法、情境探究法与合作探究法,带领学生系统掌握分步算式向综合算式的转化技巧。教学过程中,张老师以组织者与引导者的双重身份,深度践行"三在课堂"理念: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探究兴趣,依托小组合作活动深化思维碰撞,借助阶梯式练习巩固运算技能,真正实现学生"学在课堂、练在课堂、成长在课堂"的教学目标,让数学思维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自然生长。张老师以生活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理解运算顺序的重要性。通过小组合作、闯关练习等形式,让学生在“做中学”,既掌握了运算规则,又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IMG_256IMG_256

三年级吴老师《笔算乘法》——精准示范,高效训练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本学期的重点内容。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础。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竖式的写法,实际上是把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和加法三个竖式结合起来的一种简便写法。所以在开课时吴老师安排了两个复习内容:一、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为新学的知识做好铺垫。在学生独立思考解决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同学的解法。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间的数学交流。 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愉悦,使不同的人学到了不同的数学。吴老师通过直观的竖式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课堂中设计了分层练习,从基础到拓展,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训练,展现了“练在课堂”的高效性。 

 

 

mmexport174****157973mmexport174****173723

五年级杨老师《探索图形》——动手实践,培养空间观念

杨佐萍老师执教的《探索周形》这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索由小正方体拼成的大正方作中各种涂色小正方体的数量及其位置特征,培养学生的空国想象力和推理励,同时让学生体会分类统计的思想。老师用魔方巧妙导入,成功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教学过程中,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和小组合作交流,从多角度去感受,体会分类计数推理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同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动画演示小正方体位置变化和拼摆的实际操作下,发展了学生空间观。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深化理解,为“双区建设”中的实践教学提供了范例。 

 

IMG_256IMG_256

六年级:田老师《鸽巢问题》——思维碰撞,提升推理能力

《鸽巢原理》属于组合数学原理,又称抽屉原理。旨在通过简单的生活实例培养学生逻辑推理和模型思想。例1是原理的入门,通过生活化的情境以"4支笔放入3个笔筒"为切入点,通过操作、枚举、假设引导学生理解"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笔",秘建立数学模型,为后续探究一般化原理奠定基础。田老师在教学中首先魔术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然后引导学生经历枚举—-假设—-列式计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由直观操作到逻辑推理最后到一般规律的探究,帮助学生建立抽屉原理的模型,一步一步促使学生进入深度思维状态,在方法层层递进中实现思维进阶。,通过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深度思考。学生在辩论与验证中逐步建构数学模型,展现了高年级数学课堂的思维深度。 

 

精评细议,优课共研

 

每节课结束之后,老师们都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和研讨,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课堂是成长的舞台,只有让孩子们孩子们在操作中感悟、在问题中思考,数学才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充满温度的生活智慧老师们都畅所欲言,肯定了上课老师的长处,同时也对其不足之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唯有虚心学习他人长处,方能弥补自身不足,取长补短不是简单的模仿复制,而是在借鉴中创新,在融合中突破,最终实现教学能力的全面突破。老师们都表示,本次教研活动大家都受益匪浅。IMG_256

mmexport174****188705IMG_256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研是成长的助推器。本次同课续构教研活动,既是对“三在课堂”的生动实践,也是对“四个百分百”要求的有效落实。我校数学组教师将继续以教研促教学,以创新谋发展,为“双区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编辑:王渭立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同课续构】于音符间勾勒奇思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兰州市七里河区七里河小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兰州市七里河区梁家庄71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