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河小学美术组同课续构活动
题记:当跳动音符碰上斑斓画笔,在孩子的世界里,艺术的奇旅就此启航。
于音符间捕捉灵感,在画纸上挥洒童真。为进一步落实新课标,提升我校美术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搭建学习交流平台。2025年4月11日上午美术组开展了“同课续构”课例研讨活动,由孙婧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下册美术课《听听画画》,开启了艺术交融之章。
课程以一封来自声音森林的神秘信件拉开帷幕,魔法小精灵被邪恶女巫囚禁的故事瞬间抓住了学生们的心。通过多媒体展示信件内容,学生们仿佛置身于神秘的童话世界,好奇心被彻底点燃。当老师询问 “你们愿意帮助小精灵吗?”学生们积极踊跃发言,热情高涨,为整堂课奠定了充满趣味与探索欲的基调。
在探究发现环节,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启了一场音乐密码破译之旅。任务一 “破译节奏密码”,播放《火车来了》的音乐,学生们借助沙锤、彩带感受节奏,发现音乐中的 “点” 与节奏、轻重的关联;任务二 “破译旋律密码”,在《小小的船》等音乐中,学生们用彩带指挥,体会旋律与线条的奇妙联系,不同旋律可用不同线条表现;任务三 “破译情绪密码”,通过对《喧闹声》与《安静》的音乐匹配连线及听音选颜色活动,学生们探究出音乐情绪与色彩的对应关系。整个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在音乐与绘画元素的碰撞中,感受两者的紧密联系。
课堂欣赏环节出示康定斯基的《构成第8号》绘画,引导学生观察画作中的点、线、面、色彩等元素,并思考画作表达的音乐情感。学生们各抒己见,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拓宽了艺术视野,学会从美术作品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体会艺术家独特的创作思维。
在最后的展示评价环节,所有作品在 “魔法图谱” 展板上展出。学生们介绍创作灵感和过程,师生从点、线、面、色彩等方面互评作品,互相学习。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声音小精灵恢复魔法,学生们收获满满。老师总结课程,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用不同材料表现声音,将艺术探索延伸到生活中。
《听听画画》一课,打破学科界限,让学生在音乐与美术的跨界融合中,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提升艺术素养。不仅为学生带来了独特的学习体验,也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新思路。
课后,美术教研组即时开展评课研讨。大家从教学目标达成度、课堂组织有效性、学生参与活跃性等多维视角展开专业剖析,既以"如切如磋"的严谨态度梳理教学亮点,又以"如琢如磨"的工匠精神提出优化方案。思维的火花在研讨中迸发,既有对授课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真诚赞赏,又有了精准的教学改进建议。
"知他山之高,思己水之浅",这恰如教育箴言所启示的成长智慧。在美术教育这片沃土上,每一次磨课都是向教育理想迈进的一级阶梯,每一轮反思都是突破自我的能量积蓄。
编辑:孙婧
![]() |
![]() |
![]() |
![]() |
![]() |